新闻资讯
美国“反击”网站文章指出,西方的二战集体记忆中存在着一个醒目的空白——在这场被称为“全球范围的”战争中,中国的角色始终被边缘化。中国早在1931年而非1939年就率先进入那场冲突,并持续抗战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。在此期间,中国军民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,牵制了日军50%以上的海外兵力,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。罗斯福、丘吉尔、斯大林等领袖均承认中国对战争结局的决定性影响。报道指出,北京的纪念活动是对西方垄断二战记忆的有力反驳。报道引用澳大利亚学者沃里克·鲍威尔的观点指出:“80年来,西方将二战改写为欧美胜利史。今年的中国纪念活动正是要挑战这种集体失忆,展现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主力军所作出的贡献。”
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·希勒米也在希腊《现代外交》杂志撰文指出,中国是第一个与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,作为全球关注中国事务的学者和专家,我们有责任重新明确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,远离西方和美国意识形态叙事的框架,正视中国在同盟国战胜轴心国过程中所扮演的先锋角色。我们反对任何洗白侵略、篡改历史的企图。我始终与中国政府、中国人民一道,致力于还原中国的历史功绩,通过回顾二战期间中国与西方合作战胜法西斯的历史,推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应有的地位和更大的影响力。
《巴基斯坦观察家报》网站文章指出,中国的九三阅兵彰显了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、对全球治理的担当,以及抵御外来侵略、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,也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意志和维护国际稳定的能力。文章指出,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为克服二战创伤提供了有力的途径。它将关注点从过去的分歧转向基于相互尊重、共同责任和持久和平构建的未来。在世界和平面临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、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权威性被削弱的背景下,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守护者。